山东君诚镀锌钢管焊接需重点解决镀锌层高温挥发产生的气孔、裂纹及焊缝腐蚀问题,核心技巧围绕“焊前处理、工艺选择、焊后防护”三步展开,具体如下:
一、焊前:做好镀锌层与接头预处理
1.打磨镀锌层:焊接部位(管材端部及坡口两侧2030mm范围)必须用角磨机或砂纸彻底打磨,去除镀锌层,露出母材金属。若残留锌层,高温下会生成ZnO(熔点约1975℃),易导致焊缝产生气孔和夹渣。
2.清理接头杂质:用棉布蘸酒精或丙酮擦拭打磨后的接头,去除油污、灰尘和打磨碎屑,避免杂质影响焊缝熔合质量。
3.选择适配坡口:管径
二、焊中:选对工艺参数,控制焊接温度
1. 焊接方法选择(按管径/场景适配)
2. 关键工艺参数(以手工电弧焊为例)
焊条选择:优先用低氢型焊条(如E4315、E5015),避免用酸性焊条(如E4303)。低氢焊条能减少氢气孔,且焊缝抗裂性更强,使用前需经350400℃烘干,保温12小时,存入保温筒随用随取。
电流控制:比同规格普通碳钢管焊接电流降低10%15%。例如:Φ3.2mm焊条对应电流80100A,Φ4.0mm焊条对应电流120140A,防止电流过大导致镀锌层过度挥发、母材过热产生裂纹。
焊接速度:保持中等速度(80120mm/min),避免过快导致熔合不良,过慢导致锌蒸气滞留形成气孔。
运条方式:采用短弧焊接(弧长≤焊条直径),运条以直线往返或小幅锯齿形为主,减少熔池暴露时间,降低锌蒸气侵入。
三、焊后:及时处理焊缝,防止后期腐蚀
1.清除焊渣与飞溅:焊接完成后,用敲渣锤敲除焊缝表面焊渣,用角磨机打磨飞溅物,检查焊缝外观,确保无气孔、裂纹、未熔合等缺陷,必要时进行渗透检测(PT)或射线检测(RT)。
2.补涂防腐层:焊缝及热影响区(打磨镀锌层的部位)需及时补做防腐,常用方式有两种:
小型工程:涂刷23遍环氧富锌底漆(干膜厚度≥60μm),再涂12遍面漆(如聚氨酯面漆);
大型工程:采用热喷锌(锌层厚度≥80μm)或冷喷锌涂料,确保防腐性能与原镀锌层匹配。
3.冷却与检验:让焊缝自然冷却至室温,禁止用水直接冷却,防止焊缝产生冷裂纹。冷却后检查焊缝尺寸(如余高、宽度),需符合设计要求,同时进行水压试验(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.5倍,保压30分钟无渗漏)。
四、注意事项
安全防护:焊接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(选用P100级滤毒盒)、防护眼镜和阻燃手套,因为镀锌层高温挥发会产生氧化锌烟雾,长期吸入易引发“金属烟热”。
避免重复焊接:同一部位焊接次数不超过2次,重复焊接会导致母材晶粒粗大,降低力学性能,且镀锌层反复挥发会加剧焊缝缺陷。
为了让你更直观地参考,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《山东君诚镀锌钢管手工电弧焊参数对照表》 ?表格会按焊条规格、管径范围、对应电流、焊接速度等维度分类,方便你现场施工时快速查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