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诚镀锌管装卸的核心要求是避免锌层损伤和管材变形,需规范工具选用、装卸流程及堆码方式,同时做好防护措施,具体操作要点如下:
1. 装卸工具选择与防护
机械装卸:优先用电磁吊具、管材专用吊钩或吊网,也可使用叉车配合木质托盘作业。严禁直接用钢丝绳吊装,若必须使用,需在钢丝绳与管材接触处包裹橡胶护角、棉布等缓冲材料,防止勒伤锌层。对于大口径方管,装卸时还可加装防撞套管强化防护。
人工装卸:仅适用于小口径、短长度的镀锌管。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滑手套,避免汗液直接接触管材导致锌层氧化;搬运长于6米的管材时,需多人协同作业,保证受力均匀,防止管材弯曲变形。
2. 装卸核心操作规范
禁止粗暴作业:全程需轻拿轻放,严禁抛、摔、滚、拖等行为,也避免剧烈撞击,防止管口椭圆、锌层脱落或管材焊缝开裂。比如卸车时不能直接将管材从车厢上推落,人工传递时需稳接稳递。
科学吊装与卸载:吊装时尽量保持管材水平,确保受力点均匀分布在管材全长,避免单点受力导致变形;卸载时需缓慢下放,待管材平稳接触地面或托盘后再松开吊具。对于带包装的管材,需先确认包装完好,若包装破损,需先简易加固再装卸。
3. 装载与临时堆放要求
分层隔离装载:装载时采用分层方式,每层之间放置木质隔板,避免管材间直接摩擦刮伤锌层;重管、粗管放在下层,轻管、细管放上层,且管材需全长均匀贴合运输工具平台,平台需平整无尖锐凸起物。
固定与遮盖:用绳索、绑带等将管材牢固固定在运输工具上,防止运输途中因颠簸晃动造成损伤;同时用篷布等遮盖,避免暴雨淋浸、烈日暴晒对锌层的影响。
临时堆码控制:装卸间隙临时堆放时,需选择平整场地,管材水平整齐堆放,堆高不宜超过1.5米,避免上层管材重力过大导致下层管材变形;不同规格、型号的管材需分开堆放,避免混放过程中相互挤压损伤。
4. 装卸前后检查
装卸前核对管材数量、规格,检查锌层是否完好,若存在锌瘤、锈蚀等问题提前记录。
装卸后再次排查,若发现锌层划伤、管材变形等情况,及时标记并采取补救措施,如对轻微划伤的锌层补涂防腐涂料,避免损伤扩大。